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皮肤性病学》中关于尖锐湿疣的诊断依据和证候分类,后者将本病分为两个证型:湿毒聚结证外阴肛门处皮肤黏膜可见质地柔软的赘生物,呈菜花状或者鸡冠状,色灰白湿润或者粉红滑润,偶有瘙痒不适,女性白带增多色黄…[详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发布的《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卫通[2003]12号)、《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所制定的诊断标准:…[详细]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的16、18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又以16型最常见。宫颈癌是全世界仅次于乳腺癌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因此被广泛关注。…[详细]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的DNA聚合酶,具有转录酶的活性。它能复制延长端粒DNA,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生理状态时,衰老细胞端粒变短,端粒酶活性下降。…[详细]
E6,E7蛋白是人乳头瘤病毒主要的致癌蛋白。E6蛋白引起上皮细胞的癌变是个复杂的调控过程。正常情况下,p53蛋白经泛素化降解途径进行降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癌细胞中…[详细]
免疫系统在决定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自然史和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相关疾病的结局上具有重要作用,尖锐湿疣长期存在和复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对于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不能建立十分有效的免疫应答。…[详细]